• // 如果 你希望圖片繼續多一點,那就自己再複製增加
顯示具有 國際經濟要聞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國際經濟要聞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4年7月20日 星期日

●韓完成FTA拼圖 台全球供應鏈將斷



2014.07.17 03:02 am【聯合報╱記者杜巧霞╱中經院WTO及RTA中心研究員(台北市)╱台北報導】

  中韓即將於年底完成FTA協商,包含貨品與服務貿易、投資及經濟合作等項目,是一個完整的FTA。我國貨品在陸的競爭情勢、台商的投資布局、服務業的經營條件,均可能因為韓商取得了優惠待遇而面臨挑戰。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中韓FTA將使日本產品如:液晶螢幕、汽車、家電等在中國大陸亦因為與南韓重疊,可能促使日本加速中日韓FTA之推動。如果中日韓FTA加速,又可能使RCEP早日完成,將對我國對外貿易及參與東亞經濟整合帶來更大壓力。但是國內對兩岸關係之質疑及「兩岸協議監督條例」仍在國會空轉,短期內欲完成兩岸服貿及貨貿協議,仍有相當難度。

  中韓FTA是南韓自從陸續與歐盟、美國、東協等主要出口市場完成FTA之後,最後且最重要的一塊拼圖。藉由FTA進一步取得出口的優惠待遇,以加速韓國出口貿易與經濟成長,正是其發展政策中的核心。

  反觀我國,過去固然由於國際因素無法與主要國家簽署FTA,但是過度重視本土化的社會氛圍,也忽略了國際區域經濟整合與自由化潮流,因此儘管中韓FTA乃至RCEP對我國經貿發展可能形成的負面影響已經迫在眉捷,但國人似乎最關心的仍是FTA對個人有何好處,立法院仍然是以不變應萬變。

  或許有人會說,自由化的結果都是有能力的人得利,弱者將更加不利,所得分配也將惡化。但是這無法作為反對參與區域經濟整合或自由化的理由,因為自由化政策與所得分配或社會福利政策並非單選題,而是需要相互搭配的政策。

  當前我國必須加入區域經濟整合,主要的考量不但在避免周邊國家形成的自由貿易區對我排擠,更重要的目的在維持我國已經融入的全球價值鏈與供應鏈體系。因為台灣是資源有限、必須利用國際市場的小型經濟體,如果台灣不重視及積極參與,未來我國在此供應鏈體系中既有的地位很可能被他國取代。至於在自由化政策下因而得利的族群,本來就有繳稅的義務,使其將部分得利交給國家,從事社會福利或救濟措施,如果原來的稅制不足以彌平兩種階層所得的差距,亦可以再針對稅制改善。

  全球化趨勢我國無法避免,產業界也展開全球布局,因此在國際分工上,台灣是很多重要產品關鍵零組件的主要供應者。台灣出口所參與的國際分工程度達七十一%,高於G20所有國家(南韓為六十五%),如果在區域經濟整合方面無法與周邊國家同樣參與,則對台灣經濟發展的負面影響亦將最大。南韓在十幾年前開始採取積極的貿易政策,在互惠的開放市場承諾下,再採取積極的產業政策,十幾年下來已在國際市場上取得相當成果,其國力與國家形象亦日益提升。

  我國經濟向外導向的程度高於南韓,在檢視我區域參與策略及兩岸關係時,固然關心那些產業可能會受影響,但更值得重視的是這種長期累積的結果。如果我國不想在國際舞台上愈來愈失去表演空間,是否要有更積極、長遠的發展策略,而首先面對的是如何改善兩岸關係。

2014年5月15日 星期四

●中日韓投資協定 17日起生效


2014.05.15 04:10 am【旺報╱記者張雁雯╱綜合報導】

  《中日韓投資協定》將於517日正式生效,大陸官方表示,《協定》生效不僅對中、日、韓經貿合作具有重大意義,更是未來3國「自貿區協定」的重要推手。專家認為,中、日、韓市場一體化已成為未來趨勢與遠景,服務貿易、新能源開發、低碳技術等都是3方合作的重點領域。

  新華網報導,《中日韓投資協定》目前已完成協定生效所必需的國內法律條件,根據規定,《中日韓投資協定》將於2014517日正式生效。

投資環境更穩定透明

  大陸商務部條約法律司負責人14日對此表示,《中日韓投資協定》是3國間第1個促進和保護投資行為的法律制度,將為3國投資者提供更穩定和透明的投資環境,促進彼此相互投資、進一步深化合作,對推動經貿發展具有積極作用。

占亞洲經濟總量70%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鄭新立也認為,中、日、韓3國互為鄰國,3國占世界經濟總量的20%、亞洲經濟總量的70%,因此,中、日、韓市場一體化勢必成為未來趨勢與遠景。

  《經濟參考報》報導指出,大陸商務部研究院亞非經濟研究部主任王濼表示,《中日韓投資協定》生效,有助於推動「中日韓自貿區協定」的談判進程。未來「中日韓自貿區協定」若生效,將使3國間的貿易產品大幅降稅,進而促進3貿易往來、活躍相互投資。

  王濼認為,目前中、日、韓3國領導人都在積極推動「自貿區協定」,但是否能在今年內啟動談判仍不確定,會在哪年正式生效也無從判斷;自貿區的談判涉及很多方面的利益協調,對中、日、韓而言,國內產業的競爭力、農產品、中小企業等都是談判的難處。


  《中日韓投資協定》談判自2007年啟動,歷時5年,先後進行了13輪正式談判和數次非正式磋商。

2014年2月20日 星期四

●高通Q1財報佳 台積電、日月光樂

高通第一季財報超過預期,每股淨利1.09美元,成長27%,台灣供應鏈包括台積電、日月光及矽品等廠商都將受惠。 (路透)
2014-2-20    自由時報(記者洪友芳/新竹報導)

國外手機晶片大廠高通(Qualcomm)第一季財報超過市場預期,對今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強勁成長、3G/4G技術及產品的競爭優勢也感到樂觀;法人預估,台灣供應鏈包括台積電(2330)、日月光(2311)及矽品(2325)等廠商都將受惠。

高通第一季營收66.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0%,較上一季成長2%,創季度營收紀錄;淨利達18.8億美元,年減2%、季增25%;每股淨利為1.09美元,與去年同期持平,較上季成長27%。

智慧手機成長 高通樂觀

高通董事長暨執行長Paul Jacobs表示,在全球新興市場智慧型手機的需求帶動下,該公司第一季在季營收、由授權廠商統計的行動裝置銷售及MSM晶片組出貨量,皆創下新高。展望今年,高通對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的強勁成長感到樂觀,預期在智慧型行動裝置晶片組將續居領導地位;在3G/4G技術及產品部分,也具備競爭優勢。

2012年11月16日 星期五

●8年內 印度出口成長傲視全球

2012-11-16    【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16日電)據匯豐控股公司(HSBC Holdings Plc)的數據,未來8年內,印度的商品出口成長速度將較包括中國大陸內的世界其他任何國家快。中國目前是製造品的最大出口國。

2012年10月4日 星期四

印度股市為何轉強?漲勢能否延續?

2012年10月03日 鉅亨台北資料中心 (來源:摩根資產管理)
MSCI印度股價指數於9月份上漲14.6%(美元計算,含印度盧比升幅),為全球主要股市當中表現最佳的市場。印度股市為何轉強?漲勢能否延續?請見以下分析:

2012年7月6日 星期五

朝鮮日報:台韓洽談投資協定

(中央社台北6日電)根據南韓「朝鮮日報」( ChosunIlbo)引述未具名貿易官員表示,南韓和台灣上月舉行會談,討論雙邊投資協定。

根據報導,雙方可能10月在首爾,舉行另一回合的磋商。(譯者:中央社劉淑琴)

2012年6月1日 星期五

美Q1經濟成長下修至1.9%


  • 2012-05-31
  •  
  • 【中央社】
     美國第1季經濟成長比原先估計緩慢,反映出庫存成長下修,和政府減支加深的現象。
     美國商務部今天公布的修正數據顯示,第1季國內生產毛額(GDP)以1.9%年率成長,自前估的2.2%下修。這份報告同時呈現,企業獲利成長率創逾3年來新低,去年底工資成長也遭下修。
     在企業投資降溫之際,消費者上季在零售通路和汽車經銷商的支出帶動經濟持續向前,由此顯示美國經濟為何需要提升就業成長,方能維持擴張步調。不過歐洲委靡不振產生的威脅,已使得美國復甦恐難以加速的疑慮加重。【完整新聞請上EZway

2012年5月18日 星期五

賺錢之神邱永漢 病逝日本


(中央社記者曹姮東京18日專電)日本媒體報導,台灣出生的經濟評論家邱永漢於日本時間16日晚上7時42分(台灣時間6時42分)心臟衰竭病逝,享壽88歲。
日本媒體今天上午發布了邱永漢去世的消息,「讀賣新聞」報導,葬禮與告別式只有近親參加,葬禮由他的妻子、料理研究家潘苑蘭主持。EZway
追思邱永漢的追思會將在不久之後舉行。
報導指出,邱永漢在東京大學畢業後參加台灣獨立運動,隨後逃到香港。
邱永漢1954年移居日本,立志成為小說家,1956年以描寫逃亡體驗的「香港」一文,首次以外籍作家的身分獲得直木獎。

巴菲特買下63家城鎮小報


(法新社華盛頓17日電) 美國億萬富翁巴菲特(Warren Buffet)的控股公司今天表示,將投資上億美元買下連鎖小報,並表示這些小報社是社區的「重要機構」。EZway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