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如果 你希望圖片繼續多一點,那就自己再複製增加

2021年7月30日 星期五

●本土法人看陽明今明年獲利成長 目標價上調至370元

 


2021-07-28 10:32經濟日報 記者楊伶雯/即時報導《原文網址》

貨櫃三雄股價短線急跌逾4成,本土法人最新報告則是認為市場對貨櫃股明年的獲利看法是錯誤,強調明年供不應求比今年更嚴重,法人從全球新船下水量、供需預估、全球景氣復甦、美國線長約換約、陽明(2609)船隊運力增加等各方面評估,看好陽明明年獲利將優於今年,維持買進,目標價則是上調至370元。

陽明股價從高點下跌已超過4成,不僅是跌破現增價、季線也失守,今日開高走低,早盤以123元上漲開出,一度拉升至125元,但盤中賣壓再度出現,一度遭摜殺至跌停110.5元,盤中跌幅逾8%。

外資昨日賣超陽明2,621張,連二賣,投信賣超621張,連五賣,投信近二十個交易日僅兩天小幅買超,自營商昨日賣超310張,連九賣,近二十個交易日也是僅有兩天買超陽明,但是,即使法人賣壓仍在,但本土法人最新報告則是維持買進,且調高陽明目標價。

法人表示,新船下水量減少及全球擺脫疫情,明年將持續供不應求,依據三大海運研調機構 Alphaliner、Drewry、Clarksons,預估明年全球貨櫃航運需求成長率,超過供給成長率,分別為0.8、2.4、1.0個百分點。

法人認為,目前全球積極施打疫苗,將奠定明年全球經濟的復甦,更進一步推升全球海運的運輸需求,明年產業關鍵在於新增需求會超過新增供給,造成明年供不應求比今年更嚴重。

法人同時強調,市場預期明年獲利將衰退的看法是錯誤的,依據Bloomberg統計,市場估計陽明明年EPS 21.795元,年減,但法人則是預估陽明明年EPS 41.69元,獲利優於今年。

法人指出,市場明顯低估陽明明年獲利,市場將會在未來矯正這個錯誤看法,將是長線投資人的大好機會,法人預估陽明今年EPS 37元,維持10倍P / E,目標價370元,維持買進。

2021年7月22日 星期四

●MCU族群漲翻天 專家爆這幾檔竟還有肉?

 


MCU 就是俗稱的「微型控制器」,應用非常廣泛,且需求多元化,包含醫療、家電、穿戴裝置、工業用等等,MCU 市場從 2018 年開始出現需求嚴重衰退,進入產業寒冬時期,但 2020 年開始因疫情影響,額溫槍、體溫感應裝置等需求大增,MCU 出貨大幅成長,雖然 2021 年額溫槍需求下降,但取而代之的是家電、穿戴裝置、視訊鏡頭等 WFH 相關需求產品,且在於晶圓代工、封測產能吃緊下,2021 晶圓、封測廠開始調漲報價或取消折價,對 MCU 廠來講也將連帶受惠。

整體 MCU 產業從 2020 疫情爆發以來,將迎來新一輪的產業旺季,MCU 市場在未來三年獲利將持續成長,預估 2021 年成長 5%、2022 年成長 10%、2023 年成長 15%。

近期強勢股

盛群 (6202-TW):產品組合轉佳,毛利率偏低產品如額溫槍、小型家電等比重下降,毛利率將有效提升。上游晶圓代工廠預計七月初漲價,預計八月將有望再上調相關報價。全年 EPS 預估達 7-8 元


九齊 (6494-TW):每年獲利穩定,2021 全年 MCU 營收比重再進一步拉高,公司也因應各類 MCU 供不應求,報價持續上調,下半年訂單能見度高,全年 EPS 預估達 10-12 元。

其他像是新唐 (4919-TW)、凌通 (4952-TW)、笙泉 (3122-TW) 等,近日漲幅也都達三成左右,且目前 PE 都還不到 20 倍,預計 Q3 都還有上漲空間。

落後補漲股

松翰 (5471-TW):多媒體晶片需求持續旺盛,而通用性 MCU 自 Q2 也開始回升,目前不管在 NB、多媒體 IC、消費性 IC,各類 MCU 訂單出貨比維持高檔,加上 Q3 迎來旺季,報價預計將在進一步調升,全年 EPS 預估達 8-10 元。

義隆 (2458-TW):上半年因匯損及訂單遞延下,營收無明顯成長,但下半年在 MCU 占比持續拉高下,WFH 需求旺盛,及指紋辨識產品國際大廠採用率提升,帶動營運持續大幅成長,未來將透過增加產品附加價值提升產品競爭力及銷售單價,有利營運表現持續優於整體產業。全年 EPS 預估達 16-17 元

以上兩檔為整體 MCU 族群中,目前 PE 最低兩檔,短線漲勢雖落後於其他 MCU 個股,但未來預估會有較大的補漲空間。

2021年7月21日 星期三

●日經:台積電本季將敲定是否赴日設晶片廠

 


2021-07-21 22:24經濟日報 編譯易起宇/綜合外電 《原文網址》

消息人士指出,台積電(2330)正為赴日興建首座晶片廠做最終決定,預料董事會將在本季定案,且這座新廠最快將在2023年投產。

日經新聞報導,知情人士透露,台積電這座新廠計劃設在九州熊本縣,完工後將能每月生產約4萬片28奈米晶圓,這種尺寸晶圓的運用範圍廣泛,可用在影像處理器、車用單晶片和消費性電子產品等的晶片上。

報導指出,這座新廠預料將主要為台積電的日本最大客戶Sony生產影像感應器,台積電對這場合作持開放態度,這將讓Sony對這座工廠的營運和與日本政府的交涉,有更多話語權。

不過,消息人士表示,台積電的最後決定仍將取決於幾項因素,包括日本政府提供的補助和支援,以及當地供應商是否承諾興建相關基建設施和發展供應鏈。

台積電15日告訴股東,正在為日本設廠事宜進行盡職調查。董事長劉德音說,這項決定通過與否,將取決於「顧客需求、營運效率,和成本經濟」。

2021年7月20日 星期二

●宏碁Q2全球PC躋身前四大,市佔達7.38%

 ·1 分鐘 (閱讀時間)

【財訊快報/記者王宜弘報導】遠距教學需求旺,宏碁(2353)PC市佔攀升,根據IDC最新市調統計,其第二季PC以7.38%的市佔奪下全球第四,季、年增率皆優於產業平均。 宏碁指出,由於歐美地區逐步解封,開學銷售旺季到來,進一步推升宏碁PC銷售量,而泛亞市場則因新冠疫情擴大的影響,居家辦公及遠距學習的需求突增,需求亦大於供給。

因此,宏碁在泛亞地區,於5、6月推動線上活動的促銷活動中獲致佳績,提升電腦及周邊產品的銷售,亦為宏碁第二季全球出貨量展現成長動能因素之一,並激勵市佔提升。

2021年7月14日 星期三

●陽明跌破現增價 增資案擬由券商按比例認購

 2021-07-14 22:36中央社 記者蔡芃敏台北14日電 《原文網址》

陽明收盤價已低於新股訂價每股182元,現金增資引發市場關注,不過因增資案由券商包銷,沒有增資失敗問題,預計由券商按比例自行認購,至於先前宣布參與增資案的台驊控股今天未有相關公告。

陽明辦理現金增資,新股訂價每股182元,共計發行1.6億股,其中,1600萬股開放由員工認購,1.44億股以詢價圈購方式辦理,預計可籌措291.2億元,資金將用於償還債務,改善資本結構;員工需在昨天、今天繳納股款,圈購人今天繳納,特定人則是在明天。

不過,陽明今天股價下挫13元,以163元作收,低於新股訂價,市場關注陽明現金增資進度,對此,陽明則說,增資案是由券商包銷,沒有增資失敗的問題。

陽明增資案由元大證券、統一綜合證券、永豐金證券、凱基證券與富邦綜合證券等12家公司承辦,其中,元大總承銷張數達12.5萬張最多,其他業者承銷張數在200到5500張之間。

貨攬業者台驊控股先前公告,決議以不超過10億元,參與陽明現金增資,為維持良好供應商關係以及財務性投資;根據規範,公開發行公司取得3億元以上資產時,須在事實發生日2天內公告,台驊今天未公告相關訊息,後續動向待關注。

●「贏的時候很爽,輸的時候很幹」研究發現:75%台股當沖者二年內畢業

 


2021-07-13 07:45天下雜誌 編譯 樂羽嘉 《原文網址》

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隔離潮,固然與因無聊瘋狂當沖的股市投資人暴增有關,而數位投資顧問公司Betterment一項新調查發現,投資人持續沖個不停還有好幾個原因。

Betterment與研究公司Market Cube合作的調查,訪問1500名18歲以上投資人,時間點在2021年4月26日至5月3日之間。

58%受訪者表示,當沖是因為想在「更短的時間賺更多錢」。其他常見理由較不是以獲利為中心,43%表示因為好玩,40%是受到社群媒體影響才開始玩。

Betterment行為金融與投資副總裁伊耿(Dan Egan)說,過半受訪者因為疫情增加當沖頻率,其一是許多投資人因為失業及其他原因,有支付帳單的壓力,想找到快速賺錢的來源,因此才當沖。

金融專家警告,主動選股、買高賣低有其風險,一般來說不是累積財富的可靠方法。

這是因為選出表現強於大盤的個股非常困難,而且時間愈長愈不容易。沒人知道市場未來會怎麼走,很多專家認為主動選股宛如賭博,投資成份股多樣化、通常價格較低的指數型基金更加安全,指數型基金通常表現優於主動管理基金。

儘管有風險,58%受訪者打算在疫後進行更多當沖,僅12%打算減少當沖。

不過伊耿認為只要回歸正常的社交生活,當沖客數量就會大幅減少。

伊耿表示,這些投資人為了持續獲利可謂壓力山大,86%當沖客有一定程度的財務壓力,非當沖客則只有65%有財務壓力。

伊耿說:「我們在家會尋求刺激,當沖就是好刺激,但也會帶來壓力。贏的時候很爽,輸的時候很幹。」

根據《Money》,學界已發現極少當沖客真的有賺到錢,台灣一項研究發現75%當沖者兩年內會畢業。

密西根州Sequoia Financial Group財務顧問、成長長拉布瑞克(Leon LaBrecque)表示,當沖就像與一大堆其他玩家對賭撲克牌一樣困難,要成為成功的當沖客,不能只是把它當成嗜好,必須一週五天、每天都花一整天去研究,做大量的功課。

(資料來源:CNBC、Money)※本文由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2021年7月13日 星期二

●外資買超加碼晶圓雙雄 調節航運鋼鐵族群

 2021/7/13 18:52(中央社記者潘智義台北13日電)

資金流向電子股,帶動今天台股盤中大漲逾200點,觀察外資今天買超新台幣229.46億元,其中買超前10名包括晶圓代工雙雄台積電、聯電。

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表示,今天盤中遇高點壓回,但靠台積電撐盤仍收紅,人氣並未退潮,接下來在電子、金融成為台股短線雙主流情況下,還有機會再挑戰萬八關卡,而17000點則是支撐。

陳奕光分析,貨櫃航運已下跌多天,來到月線附近,在類股快速輪動下,仍有跌深搶反彈的機會;只要航運股止穩,電子股接下來要看IC設計聯發科驅動IC族群能否接棒。

外資今天買超晶圓雙雄等電子股,賣超航運、鋼鐵等傳產股。近來強力吸金的航運股今天占大盤成交值降至3成之下,貨櫃三雄除長榮之外,陽明、萬海都成外資賣超熱門股,

台股今天盤中來到18018.04點,再創新高,大漲203.71點,但中午過後一路走低翻黑,但終場收在17847.52點,上漲33.19點,漲幅0.19%,成交值6563.75億元,加計盤後交易約6628.06億元,為史上第4大量。

三大法人今天同步買超,合計買超256.46億元,其中自營商買超21.42億元,投信買超5.58億元,外資及陸資買超229.46億元。

證交所統計外資買超前10名包括晶圓代工雙雄,面板雙虎群創、友達,記憶體廠華邦電,鎖定權值股或5G 題材的指數股票型基金(ETF)元大台灣50、國泰台灣5G+、永豐金、新興與慧洋-KY等。

外資今天賣超前10名幾乎都是傳產股,賣超第1名是航運股陽明,僅宏碁、光磊兩檔電子股。

外資賣超鋼鐵股部分,大成鋼、中鋼名列外資賣超第2、3名,官田鋼則是第8;另外,中石化、富邦金、開發金也是外資調節標的。

●15金控獲利全數出爐! 上半年累計獲利衝破3400億

 


2021-07-12 23:47 ETtoday財經雲 記者陳依旻/台北報導 《原文網址》

15家金控今(12)日獲利全數出爐,上半年合計大賺超過3,415億元,其中,永豐金連兩月逆勢成長,新光金、台新金、玉山金、第一金、合庫金前進百億俱樂部,市場推估,全體金控最快7月「超車」去年全年的獲利成績。


開發金今日公布6月獲利,當月自結稅後獲利32.01億元,前6月稅後獲利達169.56億元,每股盈餘1.14元;開發金控發言人張立荃表示,6月份國際股市上揚加上本土疫情逐步受控,帶動資本市場走勢回升,有利於投資操作及部位評價,主要子公司皆有穩健營運表現。


開發金子公司凱基銀行上月獲利動能主要來自利息、投資及手續費收入等,6月份稅後獲利4.79億元,累計稅後獲利22.68億元;凱基證券經紀、承銷、投資等業務皆有穩健表現,當月稅後獲利12.89億元;累計賺進71.02億元;中華開發資本六月份稅後獲利7. 20億元,主要反映投資部位評價增長,累計前六月稅後獲利26.70億元;中國人壽6月獲利25.36億元,上半年合計165.35入袋。

15家金控上半年獲利衝破3,400億大關,金控雙雄扮演其中關鍵要角,國泰金累計上半年稅後純益達914.6 億元,年成長180%,不僅續創同期歷史新高,且大舉超越去年全年的758億元水準;富邦金則是前6月稅後大賺876.61億元 EPS達8.29元續創新高,續居金控每股獲利王。


新光金6月轉虧為盈,稅後純益37.8億元,年增306.8%,前6個月累計獲利134.8億元,年增69.6%,每股EPS為1.03元,主要是6月外匯成本比5月下降、股債均漲,讓子公司新光人壽趁機實現資本利得;台新金6月獲利成績亮眼,單月稅後純益59.4億元、年增268.9%創史上新高,主要是當月處分彰銀部分持股並就剩餘持股重新評價,合計認列損失42.58億元,以及取得保德信人壽100%股權認列暫定廉價購買利益91.86億元,雖然最終確定數尚待會計師複核,但目前累計稅後淨利129.1億元,累計每股稅後淨利(EPS)1.10元。


公股銀方面,第一金獲利主力在銀行、證券兩個子公司,6月稅後純益21.5億元、月增28.5%,合計109.1億元入袋,年增24.5%,累計EPS為0.85元;合庫金6月稅後純益19.1億元,上半年稅後純益102.0億元,分創單月與同期新高,年成長26.67%,EPS為0.73元;其中,核心子公司合庫銀行累計獲利達86.3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6.51億元,成長率23.64%,主要來自於利息淨收益增加以及資產品質有效提升,致呆帳費用減少。


另外,兆豐金受惠核心兆豐銀投資評價利益回穩,6月獲利月增2.5倍,賺24.7億元,累計上半年稅後純益125.0億元,年增10.8%,EPS為0.92元。


今年5月因疫情衝擊,15家金控除了永豐金,皆呈現月衰退,但6月獲利較前月正成長,上半年合計賺破3,400億元,達3,415億元,大舉超越去年同期。

●陽明跌破現增價!業界:詢價圈購由券商包銷 沒有調整訂價問題

 


2021-07-13 15:43 ETtoday財經雲 記者張佩芬/台北報導  《原文網址》

陽明(2609)以詢價圈購方式辦理現金增資1.6億股,昨(12)日定價182元,今日陽明股價跌停板,收盤價176元,估計將會影響圈購意願。業界高階指出,增資案是券商包銷,如果認購不足,承銷團要按比例自行認購,陽明仍可募足291億元資金,以陽明今年獲利與市場前景,股價隨時可能反彈,券商壓力也可望解除。

根據陽明這次增資規劃,本月13、14日是員工繳款,14日是一般圈購人繳款,15日是特定圈購人繳款,台驊投控(2636)是自己遞單申請的一般圈購人,台驊高階表示會視市場變動狀況決定如何行動。

陽明早在今年年初就規劃這次增資案,董事會授權的是最高3億股,但實際僅辦理1.6億股,主要是公司今年獲利節節升高,遠超乎預期。國內三家法人都估陽明今年獲利金額在1,100億以上,辦增資只是讓公司財務結構更接近同業。

2021年7月10日 星期六

●益航董座郭人豪5度出脫持股 益航:強化轉投資公司

2021-07-09 20:32 經濟日報 / 記者何秀玲/台北即時報導 《原文網址》

益航(2601)董事長郭人豪今(9)日再度申報轉讓1.2萬張持股,這是郭人豪今年第五次出脫持股,累計5萬6,150張,一旦全部賣出,郭個人持股僅剩下57張;益航表示,此為董事長個人理財規劃,希望強化集團轉投資公司的發展。

益航表示,此為董事長個人理財規劃,賣股是為了集團內其他公司需求。

益航的事業版圖有航運、百貨、融資租賃、地產開發、金融服務、集團控股中有台境(8476)、通訊業聖馬丁、大禹金融等。

益航主要營收為中國大陸的大洋百貨,占比超過八成;航運業務占營收比重約15.7%,自有船舶經營國際乾散貨運業務,目前有11艘船,一艘為自有船舶,兩艘為Handysize型、三艘為Kamsarmax型、四艘為Supramax型,一艘為Kamsarmax船型。



2021年7月8日 星期四

●智原報喜 遞交5G NR毫米波ASIC專案

2021-07-08 19:01 經濟日報 / 記者鐘惠玲/即時報導 《原文網址》 
 
ASIC設計服務暨IP廠智原(3035)報喜,於今(8)日宣布,成功遞交5G NR毫米波ASIC專案,採用於小型基地台基頻/中頻及遠端射頻模組(RRU)。

該公司表示,藉由成功案例,公司展示絕佳的整合服務能力,及高速介面IP解決方案,以因應5G網路晶片複雜設計的需求。 

 智原針對前述專案採用特有的設計方法,成功整合數位邏輯與高速類比電路於單一晶片中。在5G基頻/中頻ASIC專案中,該公司整合完整的類比前端AFE IP,也為該AFE提供高測試覆蓋率的測試方法,確保晶片將來在量產時的品質與高可靠度。 

 智原營運長林世欽指出,5G無線應用為要角驅動現今的數位經濟,智原擁有豐富的高頻寬網路ASIC服務經驗,有完善的IC整合服務、IP解決方案與量產服務,能協助客戶加快實現5G技術應用。

●杜拜最大港發生爆炸 對國內貨櫃航商應無影響

 2021年7月8日週四 下午12:37 鉅亨網記者王莞甯 台北 《原文網址》

杜拜最大港口傑貝阿里港 7 日深夜發生大爆炸,引發市場揣測海運塞港問題恐更加嚴重,對此,業內人士認為,應無立即性的影響,且該港主要營運中東航線,與歐洲航線無關,對國內航商而言影響不大。

傑貝阿里港為世界貨櫃吞吐量第 9 大的港口,也是中東地區吞吐量最大港口,外電報導指出,爆炸原因是一艘停在港口的貨櫃輪發生爆炸後起火,至於是否會造成如日前蘇伊士運河卡船後的效應,有待觀察。

對此,業內人士認為,傑貝阿里港主要營運中東航線,且此艘起火船舶並未在主航道上,影響應不大。

航運股今日大幅震盪,長榮一度跌停後強彈上漲超過 4%,陽明翻紅後大漲 7%,萬海更是漲停,同步帶動貨攬業者台驊上漲 8%。

2021年7月4日 星期日

●旅館轉手潮 興富發躍大買家


 
 工商時報 蔡惠芳  《原文網址》
根據統計,近一年半全台旅館飯店至少19棟轉手,其中,興富發集團就豪擲80多億收購台中、高雄的四棟飯店和汽車旅館,尤其今年上半年就砸下65.5億掃進台中、高雄三棟汽車旅館和飯店,堪稱收購「摩鐵」大戶。

世邦魏理仕最新調查顯示,近一年半包括興富發集團總裁鄭欽天去年初以15億元收購高雄華王大飯店股權在內,全台旅館飯店至少19棟轉手,其中摩鐵多達12棟,顯示這疫情衝擊下,精華地區旅館為建商獵地目標;至於渡假型旅館則多等待疫情緩解,買賣雙方價格認知仍大,相對不易成交。

世邦魏理仕台灣研究部主管李嘉玶表示,近年旅館業歷經陸客限縮、國際旅客因邊境管制凍結、國旅市場一度出現報復性需求等變化;但此次本土疫情大爆發,未來能否在疫情穩定後迎來新一波的報復性消費?卻充滿著不確定性。而在不少旅宿業者有意退場、建商瞄準改建潛力逆勢蒐購下,成為疫情下另類的商辦市場交易熱點。

李嘉玶也表示,最近第二波疫情擴散仍未獲有效圍堵,飯店旅館業者面臨的營運挑戰未解,紛紛尋求逆境生存之道,部分轉做防疫旅館,部分轉型為遠距工作者提供獨立辦公室,更有業者趁機進行資產活化、申請危老重建,據統計,台北市獲核准的旅館危老案已達10件。

世邦魏理仕台灣估價及諮詢部主管施甫學表示,近一年半有18棟飯店旅館陸續成交,儼然出現「轉手潮」,易手金額高達411億元,為歷年罕見現象;其中高達12棟為汽車旅館。過去位於新興重劃區的汽車旅館,因區位佳、產權單純、拆除成本低等優勢,已成為不少建商的關注焦點。

上述飯店旅館轉手案例,若加計興富發集團總裁鄭欽天個人以15億收購華王大飯店的股權交易,累計至少19棟易主,成交額達426億元,除了富邦人壽斥資268億買下台北王朝大酒店外,建商總計砸下140億元收購,其中有過半金額為興富發集團所貢獻。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