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如果 你希望圖片繼續多一點,那就自己再複製增加

2011年3月21日 星期一

智慧電網發展 可借重電信產業經驗

智慧電網發展 可借重電信產業經驗

2010/12/22-沈勤譽 Digitimes

為達成節能減碳的願景,全球各國政府均已將高效率能源運用,列為首要工作目標之一,其中新一代智慧電網(Smart Grid)的部署,將扮演關鍵角色,攸關未來電力網路能否有效提升能源使用率及降低耗電量,以有效解決多元的能源問題。智慧電網不僅是未來各國能源政策的必然走向,更將為零組件、通訊及系統規畫等相關產業帶來龐大商機,預估未來數年智慧電網全球總產值,即可達到428億美元規模。

智慧電網與ICT產業息息相關

次世代智慧電網涵蓋發電、配電與用戶端等環節,其運用資訊與通訊技術(ICT),透過標準化網路連結,進行高效率的用電分析與監控,帶來前所未有的用戶電力需求回應的互動溝通模式,因此與ICT產業息息相關,其中電信產業的現有技術與經驗,都相當值得學習參考。在智慧電網的部署中,智慧電表基礎建設(AMI)相當重要,首先要為用戶端配置具備進階功能的智慧電表設備,提供按時計價、遠端斷電、電表讀取及用電配置等多樣化的遠端智慧功能。智慧電表基礎建設不只是更新電力量測裝置而已,還可以實現更多應用願景,例如處理用戶的電力需求回應、彈性調解配電、供電與計費模式,並整合日益普及的家庭微型發電設備。舉例來說,未來用戶插上插頭時,電力公司就能立即發送資訊,提供更彈性的用電方案選擇,讓消費者可以選擇何時、何地使用電力,即使身處外地,也能輕鬆為電動車或各種設備充電,但電費帳單仍整合到個人或住家帳戶中,計費模式將與現今手機漫遊收費概念極為類似。此外,電力公司可監控各家戶的插座及用電情形,配電公司也可與消費者互相溝通,討論如何及何時使用這些電力,解決用戶日益複雜的電力需求回應,因此智慧電網必須整合最完備的通訊能力,才能與消費者互動,並讓電力公司充分掌握用電狀況,落實最優化的電力調度策略。

行動電力的新時代

電動車同樣因環保議題而受到關注,其實與智慧電網的關係也相當密切。由於電動車需要更高電流量,才能在短時間內完成充電,如果每位用戶都在下班後同時段執行充電,將造成電力供應系統的巨大災難。如果透過智慧電網服務,就可為用戶排定充電時間,如此將可有效調度電力,其中智慧電表就是電力公司的溝通窗口,能及時了解家中用電需求,構成電力需求回應的重要環節。在未來的智慧電網架構中,電力供應也將走向「可移動式」,運用與手機國際漫遊相同的概念,只要在停車場接上充電插座,就能識別用戶身分,並立即透過網路告知電力公司。此外,配電商也會回應告知充電費用,並記錄電力度數,帳單會直接合併於家中的電費。電力使用的時間及地點都不會再受到限制,收費模式也更為彈性化,讓電力運用及調度更有效率。其實,智慧電網所需的各項技術,已在其他產業高度成熟應用,例如行動電力模式,就充分應用通訊產業的現有技術,另外現在電信產業使用的通訊系統整合、客戶資料管理、出帳計費模式等技術經驗,都是智慧電網很好的參考。

歐洲經驗可供借鏡

正當全球高度關注智慧電網未來發展時,歐洲主要國家早已投入智慧電網先期建設多年,目前歐洲25個國家擁有2.55億個電表數,配電服務供應商(Distribution Service Operator;DSO)更高達3,373家,其中易利信(Ericsson)也積極參與規劃及研究調查,包括智慧電表(Smart Meter)部署、標準制定與推廣經驗,值得台灣及其他各國引為參考借鏡。北歐的瑞典是最具指標性的國家,早在1996年即展開智慧電表的導入,2009年時已完成520萬個智慧電表部署,普及率達100%,會有如此快速的智慧電表普及率,主要與政策有關。瑞典在1996年開放電力市場自由化,為因應逐年高漲的能源價格問題,開始制定能有效規範配電節能措施的相關法令,分階段導入功能各異的智慧電表設備,例如讀取用電資訊、遠端關閉插座、遠端斷電等功能,同時充分結合電力線通訊(Power Line Communication;PLC)、GPRS與ZigBee等技術。義大利也在1990年代即展開智慧電表部署,目前全國有3,600萬電力用戶,兩大配電公司分別導入3,000萬及150萬戶數位電表,建置比例也相當高,早期導入智慧電表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降低電力營運成本及提升配電網路管理效率,並預防當地猖獗的竊電情形,但電表規格相當不一致,兩家配電公司的電表也無法互通,是未來發展的一大隱憂。

法令規範仍待突破

英國是歐洲較晚布建數位電網的國家,但標準規範也更為完整及一致。英國總用電戶數為2,600萬,主要是參考美國系統標準,傾向於採用美國能源署所制定的SEP 2.0標準,但歐洲其他國家尚未接受該標準,英國現有6萬測試戶,預定在2020年完成部署。英國的智慧電表規格定義非常明確,不僅具有監測功能,同時還擁有完整的雙向通訊效能,可以遠端收集資料並進行管理,例如可支援使用時間、時段費率等資料的監控,同時還提供遠端供斷電、雙向通訊、負載控制、需求回應、家庭微型發電裝置的電力回售與折抵計算等功能,並可透過家庭網路,由電表控制插座及溫度感應設備。德國擁有4,300萬用電戶,目前智慧電表測試戶有120萬戶,比例不到3%。德國的配電網路相當複雜,且尚未有明確的智慧電網法令規範,境內有超過800家配電商,是推動智慧電表的一大考驗。總結歐洲各國發展狀況,可以發現智慧電表正在取代由19世紀以來幾乎毫無變化的傳統電表,根據預估,2015年以前,歐洲部署的智慧電表總數將超過1.1億戶,約佔總用戶數5成;不過,由於各國需求及限制不一,如果缺乏可以依循的標準或開放平台,將大幅增加智慧電表的普及門檻,這是各國政府及相關業者必須正視的問題。(曾詩淵口述,記者沈勤譽整理)曾詩淵現任台灣易利信(Ericsson)總經理,擁有美國Lehigh University工學碩士及美國Thunderbird Business School全球電信管理認證,曾在台灣飛利浦電子(Philips Electronics Taiwan)任職,1994年加入易利信,服務於台灣易利信負責遠傳電信客戶銷售及行動應用發展中心,2006年擔任易利信大中華區副總裁暨多媒體業務部主管,2010年6月接任現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